烈风 第582节(1 / 1)

乡村地区不提,但如果是在伊斯坦布尔这种核心区域发生枪击案,那是必然要被追查到底的。

而且以土鸡的尿性,你很难去预测它的行政部门的做事方式。

以老美为例,他们大多数时候可以在伊斯坦布尔横着走,但也出过军官因为持枪方式不合法被土方缴械的情况。

要么怎么叫哈士奇呢?

所以,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陈沉还是打算尽可能避免动用敏感装备。

不就是骚扰、破坏吗?

能达到相同目的的手段,可实在是太多了……

于是,陈沉开口说道:

“具体的计划具体再讨论吧,时间要求呢?”

“48小时之内。”

吴聪立刻回答道:

“我们需要尽快完成检查,尽快抓住关键线索。”

“能抓到人是最好的,如果抓不住人,至少我们也要留下证据,这对我们后续的工作展开非常重要。”

“不过你要明白,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摧毁、或者重创cia在这里的情报网络。”

“所以……这不能被看做是一次报复行动。”

“我明白。”

陈沉深深叹了一口气,没有再接话。

两人简单沟通了几句后续见面的安排,眼看时间差不多,吴聪带着人告辞离去,把屏蔽装置留在了房间里。

而在他走后,陈沉也走出了房间,叫来了等在客厅里的其他人。

他简单地介绍了接下来任务的方向,而在听到他的话之后,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股子奇怪的神情。

“确定不能用枪?不能用枪的话,我们怎么对付那些ciasad的行动人员?”

首先开口的是林河,他已经习惯了枪不离身的日子,从出发开始就浑身不自在,而现在听说连执行任务都不能用枪,他更是疑惑到了极点。

“不是不能用枪,是考虑到伊斯坦布尔的现实状况,我们要尽可能避免用枪。”

“在这里跟cia的人打一架简单,可打完之后呢?”

“不止我们会暴露,在这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会暴露。”

“几年的经营很可能会因为这几声枪响就毁于一旦,这种后果,谁能承担?”

“……明白了。”

林河默然点头,片刻之后又开口问道:

“不能用枪,就意味着不能杀人?”

“那我们怎么骚扰、怎么给对方制造压力?”

“那就要看我们自己了。”

陈沉摊了摊手,继续问道:

“你们有什么想法?”

“爆炸、放火、杀人,三板斧。”

李帮挠了挠头,回答道:

“杀人不行,那就只剩下爆炸和放火了呗?”

“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这三处地点都是cia的安全屋,早晚是要给他们打掉的。”

“既然这样,我们还不如直接趁这个机会干掉。”

“反正我们也不可能一直留在伊斯坦布尔,干一票大的,然后直接飞到边境,越境到叙利亚,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抓得住我们吧?”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

陈沉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他总觉得李帮说的有哪里不对,但好像又非常对。

确实,情报领域的工作不是东风兵团所擅长的,之所以临时把他们留下来,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就是因为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太大了,人手已经严重不足,迫不得已需要东风兵团暂时先顶一顶,扛到压力减小、人手到位后再继续去执行东风兵团本来的任务。

但,要降低情报口的压力,东风兵团也不一定非得当打工仔。

你有压力,敌人难道就没有压力了吗?

只要敌人的压力足够大,你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所以,李帮的这三板斧,说不定还真就有奇效!

想到这里,陈沉的眼神亮了起来。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假如——我是说假如啊,我们是一伙从外地流窜进伊斯坦布尔的匪徒。”

“在只有少量装备、少量人手的情况下,我们能撑多久、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如果以cia的三个安全屋作为起点的话……我们应该能撑一段时间!”

李帮瞬间就理解了陈沉话里的深意,而其他人也是一副了然的神态。

“那就这么决定了。”

陈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作战计划、作战方向。”

“我们得把面具重新戴起来。”

“从现在开始,我们不是东风兵团、也不是修罗兵团。”

“我们没有名字,就是一支不知道从哪来的……jd分子。”

“我们的袭击目标只有一个,就是cia。”

“只要发现他们的踪迹,我们就直接打过去。”

“没有线索的时候,我们就躲起来。”

“什么时候真的躲不下去了,我们再动用北边的资源,直接跑路去叙利亚。”

“报仇……这件事情确实不是那么好做的,毕竟凶手都没抓到。”

“但是,反正cia就在那里,打他们,也是一样的……”

第451章 增压计划

确定作战方向,陈沉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攻击位置进行人工侦察,收集humint(人工情报)。

这件事情并不能直接交给情报部门去做,因为情报部门的侦察侧重点,跟行动部门、或者说攻击组的侦察侧重点是不同的。

很简单的道理,一个情报人员可能会更着重去观察一个攻击点位的监控和监视哨位,而攻击组注重的,就是防守力量本身。

也许敌人会在目标点附近部署多个暗哨,但只要这些暗哨不能形成火力上的支援点,攻击组都不会过于关注。

这一点,全世界的情报机构都是一样的。

还是以cia为例,在一次由cia主导的攻击行动中,cia在完成前期的背景调查之后,大部分的侦察工作也会交给ciasad下属的pmo(准军事特工)去进行。

这些pmo在完成初步的进攻型侦察工作之后,会继续将行动前的最终侦察任务交给具体的执行小组,无论是借调过来的so啦、游骑兵啦、绿色贝雷帽啦,都要亲自完成最后的评估,确定任务能否执行。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在前期的背景信息已经基本准备妥当的情况下,东风兵团自己也仍然要亲临一线,去做一做“任务可行性评估”。

这项工作的风险性其实是不大的,毕竟伊斯坦布尔是一个旅游城市,整个城区里到处都是游客,别说你cia伪装成平民建筑的安全屋了,就连守卫森严的市政厅,每年都有一大批游客顶着安保人员的枪口去打卡拍照。

只要做的不是那么过分、只要前期没有暴露身份,一般来说,抵近侦察任务很难引起特别的注意。

基于这个大前提,在跟吴聪交接完具体信息之后,陈沉在第二天清早,组织众人开始了第一次侦察工作。

所有人都没有携带任何可能引起注意的设备,就连无线耳麦也没带。

他们就像真的是来伊斯坦布尔度假的游客一样,在城区里到处乱逛。

吴聪提供的几个安全屋的位置相当分散,按照游客的逻辑,基本上没办法在一天之内完成侦察。

所以,陈沉选择了相对“随机化”的策略。

第一天上午,先去烟草店和牙科诊所。

第一天下午,去烟草店和民宿酒店。

第二天上午,去牙科诊所和民宿酒店。

当然,他们每一次的目标都不是目标本身——除了真的去烟草店买了烟之外,其他两个点位,他们选择的都是目标点附近的其他建筑设施。

比如牙科诊所边上的糖果和巧克力店,民宿酒店旁的旅行社。

一轮侦察下来,陈沉已经基本掌握了三个目标点位的所有信息,对怎么发起攻击,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接下来,就是将计划落地的时刻了。

陈沉按照吴聪提供的联系方式再次把他约到了酒店里,而在听完陈沉的计划方向之后,他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什么?”

“你的意思是,你们要直接把cia的这三个安全屋摧毁掉?”

“不是,你们知不知道cia在伊斯坦布尔的力量有多强?”

“就靠你们12个人,难道指望把他们都干掉?”

“当然不是。”

陈沉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莫测的笑意,随后,他开口回答道:

“我打算给cia制造一点压力。”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