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 第71节(1 / 1)
戴绵绵看得愣神,武帝和文皇后其实都是备考重点,后者首开女官、谏言学馆、以少府赈灾顾幼、她所倡导的洪水后防疫的措施到了近代还在沿用……
弹幕给了总结:
这点正经的氛围其实没有持续多久,弹幕很快就随着up主的吐槽再嘻嘻哈哈起来。
up住接着:“我是真没想到啊!这个编剧他是真敢写!!写曹和忠对女主一见钟情,因为听了两句‘我在宫里不快乐’,就准备带她逃离武帝、一块儿私奔……emmm这很难评……”
——不是?他来真的?!
戴绵绵震惊了。
弹幕也很震惊,各种意味不明的惊叹符号刷过去,倒终于有理智党把众人渐渐歪掉的脑回路拉回来,
这段话刷过去,弹幕都安静了一会儿。
是啊,这样的帝王史册罕有、这样的皇后举世无双,他们相遇了、才有这武帝文后一朝。
戴绵绵晃了会儿神,视频里还接着up主对《凤来仪》的吐槽,但是她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确确实实有过“帝王钟情、并肩和你共治天下”,也的的确确存在过“皇后义重、你死后我绝不独活”,就如弹幕说的
当然立刻就被反驳了,
戴绵绵看弹幕看得出神,那边的被当成背景音的up主却再度出声,“好了,咱们就浅浅地吐槽一下这部雷剧,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了。”
up主一无所觉,正色介绍:“咱们今天的主题是磕糖。雍初的那点事年年翻拍,大家年年被创,但还是年年都要看。我,八卦历史君,从来都是个宠粉的up主,今天就应广大粉丝的要求,给大家抠一点正史的帝后糖。”
“众所周知,武帝早年是个风流皇帝,是遇到文皇后以后,才改邪归正,硬生生地把自己的后宫空置了。”
“虽说后妃放出宫这种事,历史上肯定也有,可不管碍于皇帝面子还是觉得不重要,那都是悄摸儿地放出去,史书上是不会特意记一笔的,但是像武帝这种大规模的、不掩饰的,恨不得赶紧把自己后宫搬空的,还真是头一个。”
“up主就很好奇,文皇后到底长啥样啊?”
“l市博物馆里面有一幅文皇后的修复画像,但是古代的人物画么、懂得都懂,大家看看就行,不用太往心里去。”
弹幕还在发散,up主倒是扯回正题了,“歪了歪了,咱们拉回来啊,正史磕糖。”
“说到磕糖,就离不开武帝朝的臣子谏言。比如说这一个,同明二年的时候,有人谏武帝‘擅离宫’,谏言比较长,我给放在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原文。”
“事情的经过其实挺简单的:武帝没带随侍、跑出宫去,过了宵禁才回来。但是这里头的说法挺有意思的,我给你们解释一下啊。上书的人在里头用了‘屡’‘三’好几个数词,这明显不是武帝第一次往宫外跑了,甚至整个谏表都透露着一股‘您出去没问题,但是起码得带着护卫啊!’‘不带护卫也没问题,宵禁前得回来啊!’‘回不来也问题不大,但起码宫里得有个能拍板管事的,别把皇后也一块带走啊!!’的卑微气质。”
“是的,大家也肯定发现关键了,武帝是一个随从也没带,单带着皇后出宫了。”
“这是干什么?这是约会啊!!”
“照谏表上说的,武帝是从厩苑直接带着皇后出宫,给大家解释一下,厩苑就是宫里的养马场,武帝是个马上皇帝,喜欢马倒是可以理解,但是带着文皇后一起去……诸位谈过恋爱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关于这天的后续,记得比较少,up主是在别的材料里找到的,武帝应当是带着文皇后去皇家猎场打猎了。真就在外头疯玩了一下午呗,玩得忘了门禁(摊手)。”
“咱们根据前后事件合理猜测一下,武帝大概是带文皇后去养马场看马,看着看着就觉得单看有什么意思?心血来潮,直接甩开随从、带着文皇后打猎去了。”
……
“类似的谏言还有很多,我这里挑几个有意思的给大家放出来,里面不少大家应该都在别的地方看过了,但是我还是选出了一个说说。是说有次礼部批了个快地准备修祭台,地刚平了、祭台还没修呢,武帝先带着文皇后去放了风筝。”
up主:“专门把这个拎出来说,也不是这个事怎么样,主要是武帝的回复很亮。众所周知,对于这种谏言,武帝要么不理、要么回一句‘关你屁事’。但是这一次,武帝回了,还回了好长一段!相对而言哈。”
up主把回复的原文放了出来。
那个‘你今晚睡哪呢’的回复往屏幕一放,弹幕愣了一下,立刻满屏的刷过去。
up主念了一遍回复,也跟着大摇其头,“恐怕这位陶大人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以这种方式青史留名,简直是载入史册地社死下去。”
“总而言之,在武帝朝当官,别的不敢说,狗粮是绝对管饱的。是不管你吃不吃,都硬往嘴里炫。”
“不过说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也没什么意思,我今天就说点大家不那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