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挣大钱(1 / 1)

当然八百两拍到桌子上,肯定不是银子,而是金票和银票。

看着面前薄薄的一摞子银票,季盈春心里有些激动。

她并没有着急把钱收到桌子里,而是先给赵玉怀解释起账本中的内容。

赵玉怀看到被勾勒出错误的账本,还有一旁的对比分析报告以及最后的总结。

眼睛都直了,顾不上和季盈春交流感情。

急忙把东西收敛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

他以为今天季盈春很有可能会完不了工。

说起来这些都是年底核账的时候,汇总下来的残存问题。

要知道每年年底报账,好几个账房先生,都得用七八天才能把账整理一个大概。

等赵玉怀的父亲赵举人,看到赵玉怀拿回来的东西,眼睛也都直了!

这样的人才要是入了户部,那绝对能够独挡一面。

还可能会成为最年轻的户部尚书,可惜是个女子。

赵举人心中隐隐有些激动,想要把这些东西寄给远在陇西的父亲,又觉得多此一举。

他当年中了举人,怎么都无心官场,便没有继续考进士。

远走他乡,取了县城里的夫人,惹的父亲大动肝火,以致于两者多年没有联系。

赵玉怀小的时候还曾去过祖父家,随着他年纪,也表现出了一样的无心仕途,父亲也就不愿意再理会他。

季盈春摸着桌子上的钱,眼睛笑得只剩一条缝。

这可是真金白银呐,回头去把钱兑出来,挖个坑埋起来。

八百两银子八十斤,她一个人根本拿不动,这也太吓人了。

季盈春很想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街上招摇过市。

但又觉得这样有些暴发户的感觉,在现代自己挣了点儿小钱儿,根本就不会四处张扬。

可现在是在古代,这是她入手的第一桶金,如何都淡定不下来。

古代对于女性的歧视过于严重,季盈春也不知她什么时候能熬出头。

现在看来,她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季盈春死死的握着拳头,微微的咬紧牙关,深吸了一口气。

不过三五分钟的时间,她就平缓下来情绪。

把所有的钱都收到抽屉里,她都想好,晚上的时候用得来的三十几两银子去买肉。

家里的孩子们也好几天没吃上肉,晚上一对肘子,在买点儿菜和鱼。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必须得让孩子们也跟着沾沾光。

当然季盈春不会让所有的孩子都知道,她到底挣了多少钱。

周家的这些孩子,一个个心思都不怎么纯良。

要是毫无顾忌的表现在周大花和周振良面前,少不了要让他俩心生嫉妒和怨恨。

最后生出麻烦,还得她想办法处理,季盈春越想越觉得压力山大。

这些零零碎碎的麻烦,真的让人头疼。

到了晚上季盈春大包小裹的回到家里,撸起袖子大展身手,做了一顿色香味儿十足的饭菜。

等孩子们从学堂回到家中,看到桌子上丰盛的饭菜时,眼睛都直了。

这段时间嫂子忙的厉害,没有心思给他们做饭。

季婆婆做饭的时候,放的调味料都很少,油也不是很多。

但比起从前也好了不少,所以说孩子们也没敢挑刺儿。

主要是他们担心自己刚刚说出心中的不满,就被嫂子断了粮食。

到吃饭的时候,季盈春主动的把果汁倒给每个孩子。

果汁是她今天刚弄出来的。还特意放了一点点的糖,味道还不错。

古代的水果味道有些奇怪,比起现代培育成熟的水果来说,古代的水果带着些许的青涩。

可那股子青涩,是属于水果应有的味道。

周大花喝了一大口果汁,又吃了几口菜,眼中的疑惑更甚了几分。

她本身就心思多,今个嫂子突如其来的热心让她觉得不正常。

心里不住的琢磨着,看样子嫂子是发财了,所以她前几天忙的事情出结果了!

挣了钱,而且应该没少挣,说不定挣了十多两银子。

今天嫂子的心情应该还不错,她要是问嫂子要新衣服,还有胭脂水粉,嫂子会不会同意?

想倒学堂里那些姑娘穿着的衣服,还有脸蛋儿上铺着的粉。

周大花就觉得难过,她使劲儿的攥着筷子,脸上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愤恨还有嫉妒。

“大花怎么不太开心,是有什么事情憋在心里吗?”

季盈春温声问道,今儿个是个好日子,她没必要和周大花发脾气。

而且她能猜到,周大花应该是被学堂里其他姑娘身上的首饰,还有衣着给气到了。

她和二花穿的都很普通,衣服洗了几水之后就不太合身。

比起那些姑娘家来说,差了太远。

女学里固然也有同样出身贫寒的姑娘,但是她们身上的衣服十分的合体?

季盈春提醒过常氏,让她帮周大花还有周二花改衣服。

奈何常氏一天要操持,家里这么多口人的衣食住行,也是相当的费心。

根本就顾不上周大花和周二花的衣服。

季盈春不能去责怪周大花和周二花不懂事儿,更不能责怪常氏没长心。

只能说家里现在的条件有限。

再者说周大花都已经十一岁,缝缝补补的活儿能做。

可这丫头非说缝东西会让手变得粗糙,手指还会不灵活。

死活不肯拿针,那个坚决的态度,谁也拿她都没办法。

季盈春之前做过几次她的工作,但是人家死活听不进去,最后她只能歇了这份心思。

按道理说季盈春也能帮家里,做点儿针线活。

可惜古代的针和线,她实在是用不惯。

还有布料非常的硬,家中最开始所有人穿的土布衣裳,季盈春试着补过一次。

土布衣服硬邦邦的,感觉给季盈春一种错觉,她是在把两张厚重又粗糙的纸,强行缝到一起。

而且针根本就扎不穿土布。

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衣服缝补好,最后留下歪歪扭扭的痕迹。

难怪不少姑娘家都不愿意穿土布衣裳。

周大花张了张嘴,根本不知道,她到底要不要把话说出来。

把话说清楚,少不了要被嫂子误会。

说不定嫂子还会责怪她不懂事儿,可不把话说清楚,她总觉得心有不甘。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