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爱妃只想吃瓜 第160节(1 / 1)
……
长长沉默了一阵后,他只想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沐王府怎么会乱成这个模样???
~~
当然,待稍稍冷静下来后,宇文澜也知道,南诏国的局势确实是不太稳定。
沐正平的岳丈浦家昌,一直想插手南诏政事。
且其并非对沐氏忠心耿耿,背地里还在与吐蕃悄悄联络。
可以想见,若将来沐正平老去,这南诏一旦落入了其岳丈家族手中,大梁极有可能会失去一个友邦,而迎来一个不好把控的仇敌。
不过……
今日燕姝的这个消息倒很及时。
——虽然寿安郡主这个堂姑母并不靠谱,但她的骨肉,毕竟有宇文氏一半的血脉。
一时之间,宇文澜心间起了个主意。
第86章
不知是不是那日在柔仪殿中与嫂子汝阳王妃的吵架伤了元气,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寿安郡主并未在众人面前露面。
不过燕姝被猛喂了一波瓜,也着实花了好几天才慢慢给消化完。
除过由衷觉得寿安郡主是位狠人, 她对那南诏的事没有其他看法, 只希望这位海王狠人离自己得偶像远一些。
好在有了那日皇帝亲自发话, 松鹤书院闭不见客,她的偶像祁学士得以安安静静在书院里教书,并未再受到寿安郡主的骚扰。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 燕姝的妊娠反应也终于转好,没那么嗜睡, 食量也恢复了一些, 终于也能吃些如酱牛肉, 烧鸡之类的荤食了。
不过时下天气炎热,她最喜欢的还是各种用水果做的冰碗子。
什么蜜瓜, 西瓜,雪梨, 葡萄, 为了讨她喜欢, 御膳房也是想尽办法换着花样给她做, 每天吃一个, 不光身体舒服, 心情也好。
起初忍冬还有些担心, 直到姜太医亲自发话说孕妇也可以适度吃冰,这才由着她去了。
这日, 燕姝正在享受自己的蜜瓜冰碗, 忽然就听见系统道,
燕姝眼睛一亮,忙道,
系统嗯了一声,
燕姝忙又问,
系统,
燕姝闻言默默感叹,这浦氏一家子胆子着实是够大,只不过瞒了十几年,眼看还是到了暴露的这一天。
不过话说回来,这密信……
该不会是皇帝叫人弄的吧?
一定是的,毕竟她知道此事后就只告诉了皇帝,而过去几十年南诏都风平浪静的,除过皇帝会这么干,还能是谁?
却听系统给她认证,
原来如此。
燕姝想了想,也是一下明白了——
如此一来,那南诏沐王府里就只剩下了寿安郡主的儿子是真正的沐氏血脉,等将来这沐正平一老,必定是由他接任沐王了。
而其又有宇文家族一半的血统,相信将来南诏与大梁的关系也会更加密切下去。
系统道,
燕姝不由感叹,果然吃瓜也是有大用处的!
展望将来两国友好,她也是功不可没啊!
不过话说回来,事情发展到现在,寿安郡主真可谓人生赢家了!
想人家整天游山玩水享受人生,恋爱也没少谈,如今王位竟然又回到了自己孩子头上。
啧,真是很令人羡慕了。
当然,南诏距京城山高路远,想必寿安郡主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喜讯,等过几天再知道了那死对头弟妹的下场,估计就更爽了。
~~
眼看又是几日过去,燕姝的胃口又恢复了些,宫中也忙碌了起来。
只因将要到皇帝的生辰了。
当然,以皇帝这个年纪,若放到民间,自是还不到该庆贺的时候。
但毕竟是九五之尊,与国家来说,君王的生辰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不说别的,趁此机会与各番邦联络交流一番对外政策,也是极其重要的事项之一。
因此,自宇文澜登基之日起,礼部就将他的生辰定为了大梁的长宁节,每三年举办一回,邀请各国使臣来京聚会。
除过寿安郡主是为了见祁学士提前一个月来到,其余各番邦眼下才开始陆续抵京。
而这头一个到的,竟然是与大梁关系向来不是很好的吐蕃。
众所周知,吐蕃位于大梁西南,几十年来一直对大梁虎视眈眈,时有战争发生。
若非中间有个南诏国缓冲,战争只怕会更加激烈。
谁都知道他们对大梁向来狼子野心,却没成想今次他们竟然主动提出,要与大梁和亲。
这消息一出,立时引发朝野一片议论之声。
有大臣十分反对,认为此事决不可答应,那吐蕃山高水远,又是蛮夷之地,且并非如南诏那般是大梁的世代友好之邦。
一旦将大梁女子嫁过去,不知会受什么折磨不说,且对方也未必会遵守协定,保证今后不侵犯大梁国土。
尤其随着和亲,大梁必定还会送出丰厚嫁妆,这吐蕃人极有可能会先吞了嫁妆再转头生事,叫大梁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也有大臣对此十分赞成。他们认为战争劳民伤财,十分耗费国力,若能以和平的方式令两国友好相处,且还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融合,何乐而不为呢?
是以一连几日,朝堂上都争论不休。
然而,没等大臣们争论出个结果,汝阳王妃先满心忧虑的来找太后了。
说来也巧,那日正逢寿安郡主府上的厨子做了南诏国特色的鲜花酥饼,寿安郡主亲自送到宫中给太后尝鲜。
而太后又心系着燕姝,把她也一同叫到了慈安宫。
于是,三人正在品尝点心之际,就听宫人禀报道,“汝阳王妃求见。”
正沉浸在鲜花饼香甜滋味中的燕姝一愣,心道汝阳王妃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难不成是听说了小姑子寿安郡主今日进宫,特意找来吵架的?
啧啧,那样的话,没准今日又能捞到一波瓜。
这么想着,她悄悄瞅了瞅寿安郡主,却见其一脸不在乎。
而太后颔首道,“请进来吧。”
宫人应是,须臾,便见汝阳王妃进到了殿中。
见到小姑子在,汝阳王妃起初也是一顿,然而却再顾不上吵架,只是一脸忧愁的对太后磕头道,“求娘娘救救臣妇,救救阿秀吧!”
说着竟然还留下了泪来。
这叫殿中三人都是一脸意外,太后忙道,“这是发生了何事?快起来说话。”
说着又叫宫人将她给扶了起来。
汝阳王妃这才道,“听说前几日吐蕃使者进京,向陛下提出要和亲,朝中还有不少大臣赞同,可纵观咱们宇文家,也就臣妇的阿秀还未成婚,若是将她嫁去吐蕃,岂不是要了臣妇的命么……”
说着又哭了起来。
众人这才明白。
——汝阳王妃说的不错,经过皇帝当初上位时的那番腥风血雨,宇文家的人丁一向不算旺盛。
而纵观现如今的宗室里,也就她们汝阳王府有一位年纪合适且并未出嫁的姑娘,既汝阳王的嫡女宇文秀。
也就是汝阳王妃唯一的闺女,从小到大受尽她的宠爱。
而汝阳王其他两位庶女,皆还不到十岁,显然不在考虑之列。
所以这事一出,汝阳王妃可谓十足的紧张,眼看一连几日都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怕闺女被派去和亲。
说着她又忍不住对太后哭道,“娘娘也知道,阿秀被臣妇从小娇生惯养,那吐蕃蛮夷之地,叫她如何能受得了?况且听说那些人,爹死了儿子可以娶庶母,兄长死了弟弟还要娶嫂子……呜呜呜这等蛮夷之地,如何能叫阿秀嫁过去啊……”
话音落下,没等太后说什么,却见寿安郡主边吃着鲜花饼边道,“那些番邦多数如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若嫂子不舍得阿秀,我倒是有个主意。”
这叫众人一愣,忙看向她。
汝阳王妃也试探道,“你有什么主意?”
却听寿安郡主道,“你那娘家侄女不是正愁没下家吗?不妨就把她嫁过去吧,反正也不一定得是宗室之女,只消大哥认她当干闺女就成了。”
噗……
话音落下,燕姝险些把才吃到嘴里的饼给喷出来。
要不说这位是狠人呢,这时候还不忘给对手捅个刀子。
却见汝阳王妃一愣,登时道,“那怎么可能,她都那个年纪了……”
寿安郡主继续悠哉悠哉道,“那有什么?反正吐蕃人不在乎那些的,只要能生孩子就成了。”
话音落下,汝阳王妃都愣了,还是太后忍不住对寿安郡主道,“这种时候,你就莫再打趣你嫂子了。”
说着又同汝阳王妃道,“你也太沉不住气了些,此事还在商议阶段,陛下都还没发话,你自己着急什么?”
汝阳王妃还是哭道,“阿秀是臣妇的亲骨肉,臣妇能不着急吗?”
寿安郡主这才正经了些道,“嫂子着急也没办法,若真到了那一步,这事儿果真降到了阿秀头上,嫂子不愿意也得愿意。此乃宇文氏女儿的一份责任,平素光顾着享受祖宗们打下来的江山和锦衣玉食,该尽责任的时候就不尽了吗?”
嗯?